政策精读 | 一分钟了解《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政策解读

《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环海洋〔2024〕72号)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日
实施时间:2025年1月1日
该办法是响应陆海污染协同治理的号召,落实新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重要举措。
01
政策背景

为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入海排污口管理,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政策文件,特制定本监督管理办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入海排污口数量增多,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压力。因此,加强入海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成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
02
政策重点

定义
入海排污口是指直接或者通过管道、沟、渠等排污通道向海洋环境水体排放污水的口门。
分类
将入海排污口分为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农业排口和其他排口四种类型,实行分类管理。
设置要求
要求入海排污口的设置应合法合规,尽可能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禁止在自然保护地等敏感区域新设工业排污口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
备案制度
责任主体需依法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入海排污口设置论证材料。备案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对于永久停用的入海排污口,需拆除或封堵并注销备案。
监测与执法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责任主体需按排污许可证要求开展自行监测;未纳入的需按技术规范开展。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定期组织监测,并对入海排污口设置、备案及自行监测等开展执法检查。
信息管理与公开
建立入海排污口动态管理台账,实时更新并公开相关信息。责任主体需通过标识牌等渠道主动公开入海排污口位置及自行监测等信息。
03
实施步骤

第一,责任主体按照要求开展入海排污口的设置论证、规范化建设及备案。
第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核,命名并编码,建立动态管理台账。
第三,定期组织监测和执法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第四,通过政府网站等渠道公开相关信息,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04
政策依据

本办法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为加强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最新版本为2023年10月24日修订通过的第二版,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05
政策重点

本办法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入海排污口的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同时,通过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将增强社会监督力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06
综上所述

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通过明确责任主体、设置要求、备案制度、监测与执法、信息管理与公开等方面的规定,将有效规范入海排污口的管理,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环保政策早知道,
仪器采购找聚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