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解读 | 重金属环境安全新方案来了,聚焦5省21市!
时间:2025-08-06
点击数:

图源:百度
近日,《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2025—2030年)》正式印发。
这是继《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后,我国针对重金属污染防治出台的又一纲领性文件。
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和隐蔽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铊、锑等新型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暴露出部分区域历史遗留污染治理不足、监测体系薄弱等问题。
新《方案》通过全链条风险管控,推动重点区域产业绿色转型,保障饮用水安全与土壤健康,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1)区域聚焦
以广西、湖南、江西、云南、广东5省(自治区)为核心,覆盖河南三门峡、贵州黔东南等21个市(州)。这些区域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历史污染负荷高,风险隐患突出。
2)污染物清单
铅、汞、镉、铬、砷、铊、锑7种重金属作为首要管控对象,兼顾锰、锌、铜等其他污染物。
1)多介质覆盖
排查涵盖水环境、土壤及固废堆场,尤其关注跨界水体、饮用水水源地、涉重企业周边土壤及地下水。
2)六步工作法
>>查
建立污染源清单与隐患台账,覆盖企业车间、尾矿库、历史遗留场地。
>>评
依据危害性、扩散性及环境敏感性,划分高、中、低风险等级.
>>改
立行立改堆渣清理、管道疏通、积存废水处置等可快速解决的问题。
>>治
对复杂问题按“一企一策、一地一策”制定整治方案。
>>防
优化产业布局,严控新增风险源。
>>管
纳入环保督察,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基本消除高风险隐患,形成重点地区“2小时应急救援圈”,监控预警能力显著提升。
全面完成整治,重金属环境风险长效管控体系投入运行。
针对排查整治的技术需求,以下为典型场景的监测与治理方案:
配备便携式重金属分析仪,适用于野外溯源与突发事故现场,支持重金属污染物即时检测。
建立智慧监管:在厂界、排水口布设重金属在线监测仪,数据接入省级生态云平台。
建立预警网络:在跨界河段、水源地上游建设自动监测站,设定重金属污染物预警阈值。
如今,重金属安全隐患排查,需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实现企业效益与民众健康的共赢。
聚创环保,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检测产品和深度解决方案,与您携手,完成合规生产与监督管理!